導讀:反滲透是一種借助于選擇透過(半透過)性膜的工力能以壓力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技術,當系統中所加的壓力大于進水溶液滲透壓時,水分子不斷地透過膜,經過產水流道流入中心管,然后在一端流出水中的雜質,如離子、有機物、細菌、病毒等,被截留在膜的進水側,然后在濃水出水端流出,從而達到分離凈化目的。 反滲透是一種現代新型的純凈水處理技術。通過反滲透元件來提高水質的純凈度,清除水中含有的雜質和鹽。我們日常所引用的純凈水都是經過反滲透設備處理的,水質清澈。
反滲透是一種借助于選擇透過(半透過)性膜的工力能以壓力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技術,當系統中所加的壓力大于進水溶液滲透壓時,水分子不斷地透過膜,經過產水流道流入中心管,然后在一端流出水中的雜質,如離子、有機物、細菌、病毒等,被截留在膜的進水側,然后在濃水出水端流出,從而達到分離凈化目的。反滲透超純水設備典型工藝流程為:
1預處理-反滲透-純化水箱-離子交換器-紫外燈-純水泵-用水點
2預處理-一級反滲透-二級反滲透(正電荷反滲膜)-純化水箱-純水泵-紫外燈-用水點
3預處理-反滲透-中間水箱-中間水泵-EDI裝置-純化水箱-純水泵-紫外燈-用水點
4預處理→紫外線殺菌裝置→一級RO裝置→二級RO裝置→中間水箱→EDI裝置→脫氧裝置→氮封純水箱→除TOCUV裝置→拋光混床→超濾裝置→用水點
水質符合美國ASTM標準,電子部超純水水質標準(18MΩ*cm,15MΩ*cm,2MΩ*cm和0.5MΩ*cm四級)
一般包括預處理系統、反滲透超濾設備裝置、后處理系統、清洗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等。
預處理系統一般包括原水泵、加藥裝置、石英砂過濾器、活性炭過濾器、精密過濾器等。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原水的污染指數和余氯等其他雜質,達到反滲透的進水要求。預處理系統的設備配置應該根據原水的具體情況而定。
反滲透超濾設備裝置主要包括多級高壓泵、反滲透膜元件、膜殼(壓力容器)、支架等組成。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雜質,使出水滿足使用要求。
【反滲透超濾設備的除藻技術】
現在水中的污染物越來越多,易受日照影響的較淺和流動緩慢的水體(如湖泊),在富營養條件下水中藻類易于大量繁殖,特別是在水溫較高的夏秋季節,水中的含藻量將很高。反滲透超濾設備可以達到除藻。
常用的反滲透超濾設備除藻方法有如下3種。⒈反滲透超濾設備除藻微濾機是一種截留細小懸浮物的篩網過濾裝置。除藻用的微濾機多采用孔眼20~40μm的濾網,它對藻類的去除效率在40%~70%,對浮游生物的去除率可達97%~100%。此法主要用于處理低濁高藻的湖泊水。
⒉氣浮法除藻在含有較多藻類和一定濁度的水中投加混凝劑,反應生成絮凝體,再用反滲透超濾設備氣浮法把絮體浮升到水面除去,可以取得遠比沉淀為快的分離速度。
⒊加藥滅藻法在取水湖泊或原水存貯池中定期投加硫酸銅(2~3mg/L),可以殺滅藻類或控制其繁殖。但此法對魚類有毒害作用。在凈水工藝中采用預氯化法,可以控制藻類在凈水構筑物中的生長。
水中的藻類除了會使水產生令人厭惡的味和嗅外,還因為它們的比重接近于水,混凝沉淀的效果不好,易于堵塞濾池,影響水廠的正常運行。因此在處理藻類含量較多的湖泊水時,應考慮反滲透超濾設備除藻問題。
【反滲透超濾設備中的RO技術】
反滲透過濾設備當中有很多技術,其實每個設備的技術針對的工程也是不同的。RO(ReverseOsmosis)反滲透技術是利用壓力表差為動力的膜分離過濾技術,源于美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,后來逐漸應用于民用。
RO技術在反滲透超濾設備當中有什么特點呢,RO反滲透膜孔徑小至納米級(1納米=10-9米),在一定的壓力下,H2O分子可以通過RO膜,而源水中的無機鹽、重金屬離子、有機物、膠體、細菌、病毒等雜質無法通過RO膜,從而使可以透過的純水和無法透過的濃縮水嚴格區分開來。
由于一般性的自來水經過RO膜過濾后的純水電導率5μs/cm(RO膜過濾后出水電導=進水電導×除鹽率,一般進口反滲透膜脫鹽率都能達到99%以上,5年內運行能保證97%以上。對出水電導要求比較高的,可以采用2級反滲透,再經過簡單的處理,水電導能小于1μs/cm),符合國家實驗室三級用水標準。